1 2 3 4

白山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周国辉专访

主题:“守护绿水青山 建设美丽白山”

时间:2024年12月18日 09点30分

嘉宾:白山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周国辉

概述:白山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及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以加快推进美丽白山建设为主题,聚焦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服务高质量发展“两条主线”,强力推动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



文字直播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白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我是主持人艳艳。今天做客我们访谈直播间的是白山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国辉同志。我们将就“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白山”这一话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主持人]


周局长您好!首先欢迎您做客我们访谈直播间,先向我们的网民朋友们打个招呼!



[周国辉]


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通过白山市政府网站平台与大家进行交流。也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持人]


现在白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已成为“常态”,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请您介绍一下今年以来我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周国辉]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生态环境厅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持续推进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数据显示,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今年1至11月份,优良天数比例97.6%,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二位,PM2.5浓度均值23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预计全年优良天数比例97.6%,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PM2.5浓度均值24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全市22个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优良水体比例、9处在用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我市在全省位列第一;土壤环境风险有效管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态质量指数(EQI值)为84.92,比全省平均值多17.93,综合评价为“一类”,生态环境状况多年保持良好。
 


[主持人]


通过周局长的介绍,让大家对我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有了更深地了解。请您再介绍一下,我市今年在巩固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周国辉]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黑土地、青山和草原湿地保卫战,不断提升“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生态环境获得感。 聚焦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燃煤、移动源、大气面源污染治理,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控,我市没有违规火点,获得省政府奖补资金400余万元。路检路查车辆6000余台。开展臭氧污染防治行动,臭氧污染天气4天,同比减少2天。加强扬尘污染整治,全系统检查企业56户,责令整改堆场苫盖不及时、苫盖不规范等问题11个,有效提高了扬尘污染防治水平。修订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并发布实施。 聚焦稳步打好碧水保卫战,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打造白山“一方好水”靓丽名片。靖宇县完成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抚松县完成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项目建设。“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建设污水管网120.27公里,已完成109.283公里;计划改造雨污合流管网34.1公里,已完成33.382公里。排查整治污水直排口7个,全市1339个排口基本完成规范化建设。新建绿水长廊60公里。建立部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 聚焦集中打好黑土地保卫战,持续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完成全市耕地污染成因调查。基本完成“双源”地下水调查评估和重点区、补给区划定工作。新增完成95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市治理(管控)率达到53%以上。推动建立市、县、乡(镇)、村四级畜禽养殖污染网格化监管体系,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备案率达到100%。 聚焦持续打好青山和草原湿地保卫战,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安全格局。开展“绿盾2024”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行动,共排查核实问题2334个,完成整改2331个,问题整改完成率为99.8%。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核查点位27个,完善监督联动机制,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完善湿地界桩标识牌等保护基础设施,浑江区、靖宇县、临江市、抚松县、长白县发布第一批一般湿地名录。总投资29.67亿元的鸭绿江源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和总投资5.18亿元的江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聚焦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促进绿色低碳发展。靖宇县花园口镇花园村入选2024年省级“无废细胞”建设案例,获评“无废乡村”。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全省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评估我市被评为A类。开展医疗废物集中整治行动,整改问题30余项。推动投资3020万元的市皓茂建材公司尾矿综合利用项目投产,年新增选矿废石处理能力40万吨。
 


[主持人]


实践表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那么在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生态环境部门今年主要采取了哪些举措?



[周国辉]


我们坚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积极谋划申报项目,精准服务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今年全系统共争取环保专项资金10214.09万元,支持项目12个;新谋划项目24个,总投资5.09亿元。包装了总投资17.7亿元的《白山市松花江流域(抚松-靖宇段)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已报送生态环境部入库。 加强环评审批服务。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实施即报即受理的环评审批绿色通道机制,推行排污许可和环评“两证合一”新模式,优化环评审批程序,简化环评手续办理,对属于应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实行网上登记备案,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企业和项目服务。主动对接、提前介入项目前期,建立市、县两级重大项目联动调度机制,动态更新项目环评服务台账。对松花江旅游、老梁山冰雪运动中心和凯盛集团光伏玻璃等重大项目,在环评审批、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方面积极争取省生态环境厅支持,强化服务保障,全力助推项目尽早落地、投产达效。以省生态环境厅开展的“环保专家进基层”服务为契机,积极帮助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解决实际困难问题。扎实开展“送法入企”、指导帮扶等活动,全面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护航企业绿色发展。
 


[主持人]


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有效解决了一些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请您谈一下今年生态环境执法和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情况。



[周国辉]


今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科学执法、精准执法、规范执法,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持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开展综合执法行动。先后开展了春季清河、秸秆全域禁烧、夏季攻势、秋冬会战等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守卫“蔚蓝天空”“清澈河水”“一方净土”等专项执法,统筹开展“两打”专项整治,全市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9起,有力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 做好环境信访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推进环境信访工作法治化,畅通群众举报投诉渠道,实行有奖举报、领导接访下访制度,确保群众反映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维护了群众环境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全市共办理环境信访案件532件,未发生一起重大环境信访问题。 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市县两级修订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成重点河流应急响应方案编制。与通化市签订了《浑江流域环境安全联动合作协议》和《跨区域流域水环境执法联动协议》,提高了流域监管执法水平。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持续深入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在主汛期之前和节假日、重大活动等敏感时段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坚决守住环境安全底线。 创新环境监管机制。充分利用无人机、污染源在线监控、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检查,有效提高了执法监管智慧化、精准化水平。市政府印发文件,明确了餐饮油烟、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监管部门及职责,完善了长效监管制度。出台了《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工作规则》《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工作规则》,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处罚案件的办理程序。在原有权力事项171项基础上,查缺补漏135项,梳理后目前行政职权共306项,形成了《白山市生态环境局权责清单》,把该负的责任负起来,把该管的事管好。 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把执法大练兵作为提升执法效能的有力抓手,实行“全员、全年、全过程”练兵,加强执法业务培训,依托实训基地组织实战实训,开展执法技能竞赛和队列会操,推进执法监管制度机制建设,提升了全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素质和执法办案水平。
 


[主持人]


好的,感谢周局长做客我们访谈直播间,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大力支持,由于时间关系,这期访谈就到这里,让我们下期再见!



[周国辉]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