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白山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朱斌惠

主题:“加快交通强市建设 推动白山交通高质量发展”相关话题

时间:2021年06月30日 09点30分

嘉宾:白山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朱斌惠

概述:6月7日,经市委常委会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我市出台了《关于深入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建设高质量交通强市的实施意见》。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白山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朱斌惠同志,请她介绍《实施意见》, 带领大家畅想未来白山人的出行会有哪些变化。



文字直播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白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我是主持人艳艳。6月7日,我市出台了《关于深入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建设高质量交通强市的实施意见》。今天我们专程邀请到白山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朱斌惠同志,请她介绍一下《实施意见》,带领大家畅想未来白山人的出行会有哪些变化。



[主持人]


朱局长,首先欢迎您做客我们访谈直播间,应该说是我们直播间的老朋友了,先向我们网民朋友们打个招呼!



[朱斌惠]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参加市政府网站在线访谈,与大家进行网上交流。全面推进高质量交通强市建设,是坚决扛起“交通先行”发展责任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做好白山交通工作的总抓手。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吉林重要讲话精神和交通强国、交通强省政策要求,全面部署交通强市建设,不断开创白山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主持人]


请您阐述一下《实施意见》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阶段。



[朱斌惠]


《实施意见》明确了一个总体定位和三个阶段性发展目标。一个总体定位:建设东北东部边境中心城市群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国家级生态文明交通先行区;建设吉林东部绿色产品国际集散基地,全面实现“人享其行、货畅其流”。三个阶段性的发展目标:2025年(重要节点)、2035年(中期目标)、2050年(远景规划)。



[主持人]


2025年也是我市“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25年我市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是什么样?



[朱斌惠]


到2025年,通过推进综合交通立体化、运输服务品质化、快递物流高效化、智慧交通数字化、平安交通常态化、美丽交通生态化、节能交通低碳化、互联互通开放化、治理体系现代化、人才队伍专业化等交通“十化”建设,聚焦开展综合交通建设工程、路网结构完善工程、安全畅通保障工程、客货枢纽融合工程、城乡公交提质工程、物流产业补强工程、美丽交通悦民工程、数字交通赋能工程等“八大工程”,初步实现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融合发展。平安出行、智能智慧、绿色生态、治理体系、固边兴边、美丽公路和交旅融合等方面取得可复制的经验。市域机场布局进一步完善;市城区、江源、抚松通高速铁路;县域高速基本实现“能通全通”,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白山段基本建成,国道二级以上标准比重达到100%,省道二级以上标准比重达到80%,具备条件的20户以上自然屯全部通硬化路,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综合客运枢纽实现“零换乘”;县及县级以上城市通天然气管网;交通运输发展总体适应、局部适度超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建设交通强市奠定坚实的交通基础。



[主持人]


2035年和2050年这两个阶段,我市的交通运输发展蓝图是什么定位呢?



[朱斌惠]


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市,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基础设施一体互联、换乘换装更加便捷,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交通运输总体发展水平达到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东北东部先进的目标。 ——综合立体交通网基本建成。打造“54321”(五高速、四机场、三枢纽、两口岸、一高铁)大交通发展格局,构建“五横五纵”国省干线路网主骨架,县域高速实现“互联互通”,白山市全面步入“航空、高铁时代”。 ——“1234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初步形成。出行方面,市区和主要县(市、区)1小时内通勤、各县(市、区)间2小时内通达、城市群3小时内通达、全国主要城市4小时内通达。快货方面,国内1天内送达、周边国家2天内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内送达。 ——现代物流高效便捷。物流枢纽基本成网,运输能力跨越提升,公铁联运、空铁联运快速发展,联运主体不断壮大,物流成本基本降到合理水平,高效寄递体系基本形成。 ——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优化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布局,旅客出行便利化、多元化水平明显提高,联程运输便利顺畅,绿色出行比例大幅提升,无障碍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装备水平大幅提高。新能源装备在交通运输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基础设施、运输装备在严寒等极端条件下始终保持良好运行状态。干线公路服务区、充换电桩(站)、加气站等配套设施健全完善,新能源运输工具实现规模化应用。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数字交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智能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科技对交通运输发展贡献率明显提升,高速、高铁、机场和城乡交通实现智慧化。 ——交通运输安全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本质安全水平大幅提高,交通安全生产、道路运输应急保障体制和机制更加健全,综合交通应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道路万车死亡率降至全省最低水平。 到2050年,全面建成交通强市,建成对外辐射东北亚、对内连通中国鸭绿江区域和东北东部边境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建成服务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实施、支撑白山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边境国防安全的综合交通网络,全面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交通运输安全水平、治理能力、文明程度大幅提高,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全面建成,绘就人民满意、保障有力、水平先进的交通强国白山蓝图。
 


[主持人]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主要做哪些工作?



[朱斌惠]


主要有10项具体任务:一是打造立体化的综合交通;二是打造品质化的运输服务;三是打造高效化的快递物流;四是打造数字化的智慧交通;五是打造常态化的平安交通;六是打造生态化的美丽交通;七是打造低碳化的节能交通;八是打造开放化的互联互通;九是打造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十是打造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主持人]


关于交通强市的整个构建体系,刚刚朱局长介绍到,目前已经比较健全。在日常生活中,跟广大群众切实相关,老百姓也比较关心的内容,应该是通道建设和运输发展这两个方面。那么接下来请朱局长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通道建设方面主要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朱斌惠]


主要有八个方面: 一是建设立体互联、保障有力的综合运输大通道网络。围绕产城布局、物流集散、粮食能源、旅游开放、应急保障,着力打造综合立体交通网,全市路网规模达到7000公里,加快形成各种运输方式结构合理、衔接顺畅、能力充分的大通道格局,支撑和引领园区经济、临空经济、高铁经济和枢纽经济发展。 二是建设快捷高效、运力充分的铁路网。建成沈阳至白河高铁白山段;推进松江河至长白普通铁路建设通车运营。积极推进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三是建设覆盖城乡、内外通畅的公路网。加快实现区域通道扩容改造,推进白山至临江、抚松至长白高速公路建设。全力打造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白山段。提质改造国省干线,基本消除“断头路”和“瓶颈路”。临江、长白口岸桥梁达到一级标准。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有序推进农村公路联网、乡镇通三级公路、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支持20户以上自然屯通硬化路。 四是建设多点支撑、面向全国的现代航空网。加快补齐民航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新建白山新支线机场、长白县运输机场及抚松县、靖宇县通用机场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我市机场布局体系,推动通用航空规模化发展。 五是建设普惠城乡现代邮递网。完善快递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和沿边口岸、互市贸易区基础设施,打造一批现代化快递物流园区,建设城市集中配送中心,集约节约利用资源,缩短全程时限。加快实施快递“进村”工程,健全以县级分拨中心、乡镇递送节点、村级公共服务点为支撑的农村寄递网络。 六是建设远近结合、宜运宜游的水运网。针对水运发展薄弱环节,整合优化配套资源,提升鸭绿江、松花江重点航段通航能力,完善码头设施,大力发展水上运输服务业,全力促进水上旅游发展。 七是建设横跨东西、连接南北的油气长输管网。围绕“气化吉林”工程,建设白山—临江—长白、白山—江源—靖宇—抚松天然气长输管道。加快储气设施建设,补齐储气能力短板,规划推进白山市天然气应急调峰储备库项目建设。推进加油站网点建设。 八是建设功能互补、融合高效的一体化枢纽网络。结合沈白高铁,一体化建设白山市综合客运枢纽、抚松县综合客运枢纽、湾沟客运枢纽等项目。加快物流枢纽网络建设,以建设“白山市综合物流枢纽中心”为核心,重点推进靖宇、松江河物流产业集聚区,依托长白和临江口岸,发展口岸物流,打造国际物流节点,以口岸货物集散的优势,支撑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


 

[主持人]


咱们再来说一说群众普遍关心的运输发展方面的情况,请朱局长详细介绍一下都有哪些具体措施?



[朱斌惠]


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构筑高品质区域出行服务。加快构建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为主骨架的区域快速客运体系,大力发展区域旅客联程运输。完善异地候车(机)、行李联程托运和“行李直挂”等配套服务,鼓励开展互联网定制客运等个性化服务,构建顺畅衔接、服务高效的区域客运服务体系。 二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服务。完善优化城区、同城化区域公交网络,进一步提高公交分担率。推进公交智能化建设,提升公交系统营运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大公交首末站、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基本实现公交车辆新能源或清洁能源全覆盖。增加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等慢行服务系统,强化公共交通与慢行交通衔接,倡导绿色出行。 三是创建人文公平运输服务。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历史文化风貌相协调的人文交通系统,完善交通无障碍设施设备和标准规范体系,全方位提升交通参与者文明素养,持续优化“硬设施”和“软服务”,引导文明出行。推进城乡客运服务均等化,运距在60公里以内的客运班线基本实现公交化运营。优化出租车、网约车、公交车管理服务,打造城市对外形象的新窗口和新名片。


 

[主持人]


市委、市政府一直强调,生态是白山的底色,我市也将全域旅游作为重要产业发展方向,那么在规划交通发展时,有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朱斌惠]


这个是《实施意见》中比较符合白山特色的一部分内容,首先在目标定位上,我们就提出了建设“国家级生态文明交通先行区”的理念,在设定具体任务时提出了“打造生态化的美丽交通”,具体有三个方面举措: 一是完善建设域内绿道网络。加快推进公路两侧区域绿道建设,统筹沿路景观带开发,切实打造美丽沿路绿道网。结合国省干线区域绿道,构建“五横五纵”绿道网络布局,统筹交通集散枢纽、旅游景点合理布局绿道驿站体系,为绿道提供公共交通换乘接驳,打造舒适便捷的慢行绿道网络。 二是建设特色美丽经济廊道。推进“美丽公路”“美丽驿站”建设,重点提升改造通乡镇、景区公路,实现全市重要县乡道公路、通景(含村落景区、民宿聚集点)公路“美丽公路”全覆盖、全实施。建设白山1号旅游公路,打造连接白山市区与鸭绿江景观带的市民出游首选公路。创新“美丽交通+”乡村旅游,探索结合历史人文、休闲养生的公路服务区综合开发利用新模式,丰富交通设施产业、商贸、旅游功能。通过建设特色美丽经济廊道,带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增收,为我市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贡献交通样板。 三是深化交旅融合发展。树立“上路即旅游、出行即服务”的理念,加强交通与旅游规划的衔接,统筹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及长白山旅游环线。拓展机场、车站、服务区等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有条件的交通枢纽(服务区)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完善公路网旅游标识系统, 服务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发展“互联网+”“交通+”交通运输服务新业态,打造多样化旅游出行服务体系。


 

[主持人]


朱局长,要实现30年白山未来交通大愿景,我们要采取哪些保障措施,来确保高质量建设交通强市可以稳步向前,一以贯之?



[朱斌惠]


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市委市政府部署了四项具体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优化交通领域协调机制,设立高质量建设交通强市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强化部门协调、上下联动、军地互动、政企互动,加强交通与各县(市、区)政府以及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林业、水务等部门合力,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主体责任,突破区域、城乡、部门管理界限,指导推动解决交通强市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全力推进交通强市建设。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要把交通强市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贯彻措施,抓好推进落实。 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加强与国家、省相关部门(单位)沟通协调,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 2050年)和“十四五”国、省建设规划,争取国家、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金融办等部门要研究建立健全交通强市建设筹融资机制,通过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多元募集”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综合开发资源,打造一体化运营,盘活存量资产。积极争取国家、省投融资政策支持,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沿线及周边土地、资源、产业、园区等综合开发。着力构建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以市场融资为基础,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形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融资、建设、经营、偿债的良性循环。市自然资源局、市林业局要进一步协调办理用地预审、建设用地审批,保障合理用地需求。 三是强化资金保障。设立交通强市专项资金,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在债务风险可控、项目符合债券发行使用条件前提下,统筹使用财政预算资金、债券资金等支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建设资金专款专用,及时拨付。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着力完善落实中央专项资金、省级补助资金、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并适时调整下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出预算标准,通过向上争取中央车购税资金、成品油转移支付资金,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政府发展基金、政府一般债券和整合人居环境项目资金等方式进行资金筹集和下达,构建项目投资、工程建设、资金保障的良性循环模式。 四是强化实施保障。制定配套政策,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促进自然资源、生态环保、财税、金融、投资、产业、贸易等政策与交通建设相关政策协同,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合理规划交通建设进程。建立区域互动合作机制和交通综合开发创新机制,推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在高质量建设交通强市领导小组领导下,市直各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按照职能分工,加强部门间联动,各司其职,扎实推进。市发改委负责建立交通强市项目库,实行清单管理、动态调整、滚动实施。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制定行动方案,建立量化指标体系,加强跟踪调度和执行情况分析,定期评估本实施意见效果,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重大事项和执行情况。 目前,我们正在梳理制定《实施意见》任务分工方案,进一步完善交通强市实施意见的政策配套支撑体系。


 

[主持人]


各位网友,交通是经济命脉的强引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交通运输怎么看、怎么干”,思想的火花划出一道美妙的弧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蓝图绘就,催人奋进,指引着交通建设前行的方向。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白山交通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用坚定的信心、不懈的努力,把“作战图”变为“施工图”,为高质量建设交通强市奋勇争先、砥砺前行,为开创白山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贡献交通力量! 最后感谢朱局长的介绍,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大力支持,由于时间关系,这期访谈就到这里,让我们下期再见。



[朱斌惠]


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