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长白县全面克服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不利影响,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优势资源,着力抓好项目建设,全力推动产业升级,大力促进特色产业开发,持续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各行业运行平稳,全县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继续保持了稳定发展态势。
一、经济发展情况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7亿元,可比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亿元,同比下降1.6%;二产实现增加值18.6亿元,增长9.7%;三产实现增加值15.1亿万元,增长6.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48:39。全县人均GDP达到4.85万元,可比增长7.7%。全口径财政收入累计完成4.1亿元,下降0.3%;地方级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2亿元,下降2.9%;其中,地方级税收收入完成2.2亿元,下降4.2%;全年完成财政支出15.87亿元,同比增长9.8%,
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一)“兴边富民”各民族团结共融
长白县地处吉林省东南边陲,长白山南麓,鸭绿江上游,与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两江道一市五君隔江相望,是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县。全县幅员面积2505.96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77个行政村,全县有汉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等18个民族,是名副其实的多民族聚居区。全县年末户籍人口总户数3.87万户,总人口为8.11万人,占比82.2%,其中汉族6.67万人,少数民族1.44万人,占比17.8%,朝鲜族1.34万人,占总人口的16.9%;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47871人,农村人口34026人。全县人口出生率5.98‰,死亡率8.48‰,自增率-2.5‰。
2015年,长白县优先安排少数民族贫困乡村的发展项目23个,共争取兴边富民补助资金1200万元。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644元,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645元,增长8%,在吉林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长白县有3个集体和3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二)教育和科技事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长白县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于2015年7月份承办了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论坛(二十期)长白区域课改成果展示研讨会,这是长白县首次承担国家级区域教育教学研讨会。目前,全县共有各类普通学校(含幼儿园)66所,其中,教办学校52所,职教中心1所,汉族普通高中1所,朝鲜族完全中学1所,进修学校1所,普通初级中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教办小学36所(中心校以上小学11所,教办村级小学17所,教学点8个),县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12所,全县示范性幼儿园建设水平得到提升,乡镇中心园建设得到加强,国办、公办幼儿园的示范辐射作用充分发挥,加强了对各类园尤其是民办园的业务指导工作。
创设优质育人环境,推动了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全县中小学共有207个教学班;全县有在校生7539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1020人,中职学生523人,初中在校生1595人,小学生3019人,幼儿园在校人数1382人。有少数民族学生799人,占学生总数的10.6%,全县共有教职工1460人,其中专任教师948人。2015年9月份长白县高标准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验收,促进了全县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2015年科技研发、创新项目继续增加,共组织县内企业在农产品加工、矿石选冶、硅藻土新产品开发、人参、林下参产品开发、中药大品种开发等领域申报科技项目12项,在医药制造、农业科技、新材料研发等领域获得省级立项项目5项,获科技专项扶持资金157万元
(三)文化体育事业再创佳绩
2015年,长白县文化体育重点基础项目得到大力的建设,文化设备得到极大地改善,推动了城乡文化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全县现有乡镇文化站8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新建文化馆、图书馆、综合健身馆与2015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为8个乡镇、31个行政村配备电器设备、演出服装和乐器等;成功举办了第九届“长白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节”。
全年为“农家书屋”更新图书6540册,免费发放图书3000余册。5支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队共完成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目标936场,极大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长白现有电视台1座,电视转播台3座,无限转播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无线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6%。
投资3500万元完成“三馆”建设并投入使用,极大的改善了长白文体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目前全县城乡登记在册和自发的文体协会达23个,健身活动点34 处。
(四)城乡卫生事业日趋完善
长白县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持续加大,积极完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机构建设任务。2015年,全县完成2个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任务,完成了21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20个村卫生室分别购置了的简易中医诊疗设备,中央财政为八道沟镇中心卫生院按20万元标准给予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补助。目前,全县有卫生机构16个,其中:医院2所;卫生院10所,共有卫生机构床位312张;卫生机构人员47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00人,各医疗卫生单位都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了人才培养计划,切实改善了群众就医感受,提高了服务质量。
(五)交通邮电通讯业日益发达
2015年全县公路总里程为1221.5公里,其中省道311.5公里、县道130.5公里、乡村道路779.5公里。全县完成公路旅客运输量86万人次,同比下降7.5%,旅客周转量3934万人公里,同比下降7.8%;完成公路货运量103万吨,同比下降2.8%,货运周转量24534万吨公里,同比下降2.4%。
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759.4万笔,邮政业务收入904.1万元,比上年增长8.2%,电信业务总量4971万元,比上年下降16.4%。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2620户,比上年下降12.3%。其中,城镇固定电话用户17054户,下降11.2%,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27.9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3348户,比上年增长7.5%,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02.8部/百人。国际互联网络用户12023户,比上年下降13.4%。
(六)民生保障持续增强
社会民生事业建设成果显著。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效突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30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9%。年末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894人,领取养老保险金人数达到24030人,全年累计发放企业离退休基本工资24030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359人,发放失业金116万元
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325人,享受医保住院报销1023人次,报销额2067万元,城镇居民年末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9863人,享受医保报销1039人次,报销额818万元。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37921人,为参合农民报销各级住院诊疗费40416人次,累计支出共计1486万元。
全年有11954人享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累计发放低保资金3766万元,其中:城镇居民最低保障3739户,低保人员6353人,发放低保资金2736万元。农村居民最低保障3609户,低保人员5101人,发放低保资金1030万元。
三、社会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长白县经济总量、增速偏低,虽然近几年经济结构在不断调整和优化,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造成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制约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缺乏科学技术及高端技术人才,严重阻碍转型发展 。
(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影响整体进度。目前,长白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农村产业结构不优,一些优势特色产业虽然初具规模,但管理粗放、效益低下,还没有形成产业优势。农业产业化经营仍处在初级阶段,农产品特色基地规模小,仍然停留在简单再生产,龙头企业辐射能力十分有限,特别是在农产品精深加工没有突破,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上表现较弱。
(三)服务业企业规模小,营业收入普遍偏低,目前全县入库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仅有2户,有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企业不多,服务业企业存在融资成本高,技术创新能力弱等不利因素,制约长白服务业快速发展。
(四)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配套基础设施还不健全,交通、供电、和环境卫生方面的基础设施发展不配套,餐饮、住宿、购物以及文化设施等服务及导游解说、咨询和信息发布等系统不完善,制约了旅游产业链条的拉长。
四、政策建议
(一)加强协调调度,促进长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相关部门加大对重点产业的增长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关注力度,增加调研频次,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情况,积极把握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的动向,增加对高科技人才的关注度,增强与高校科技研发的沟通,充分利用各种积极的因素,促进企业生产平稳运行,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二)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把龙头企业与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建设作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和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强龙头企业与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三)扩大第三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正确引导长白服务业企业发展、创新,确保长白小微企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有所突破。对达到入库标准的大个体给予适当补贴,鼓励其变更为法人企业,确保入库入统。
(四)大力发展旅游业,扩大消费需求,助推经济绿色转型。紧紧围绕长白县委提出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立足鸭绿江,依托长白山,大力发展边境旅游、冰雪旅游、生态观光、温泉养生、鸭绿江漂流等旅游板块,从而带动交通、贸易、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助推经济绿色转型。利用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途径做好长白旅游特色宣传,同时完备景区旅游配套设施,保证游客有安全、愉快的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