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社会基层治理能力,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市公安局在全市的路网交汇点、人流聚集点、警情高发点建成了8个高标准街面警务站。街面警务站自2023年12月2日正式成立运行,各站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大力推行社会面协同管控新机制,全力维护辖区政治和社会治安稳定,努力探索新型警务模式,打造智慧有效的警务站。
各警务站依托“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经验模式,进一步深化城乡社区警务战略,推动警务前移,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力将警务站建成辖区老百姓家门口的“派出所”,警务工作前移,不但要走近群众家门口,更要走进群众心里。各公安街面警务站为市民群众办理补领机动车号牌、补领机动车驾驶证、处理车辆交通违法违章等10项交管业务和户口迁移、户口登记项目变更、户籍证明等20项户籍业务。各警务站不仅业务办理得好,便民服务也一应俱全,各警务站内还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应急雨伞、雪铲、拖车绳、充电器、饮用水、卫生间、休息桌椅,让便民服务真正走进群众心里。
警务站作为基层社会防控体系的重要一环,不仅承载着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任,更是警民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桥梁。各警务站以“动中备勤、快速处警”为原则,以“见警率、压发案、保安全”为目标,人员架构由交警、分局民警和特警组成,确保“三警”有分工和合作,深度融合,以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建设为核心,积极探索实践快速反应型、主动进攻型、内外联合型、综合服务型“四型”和“出警快、处突快、抓获快、调处快、服务快”“五快”新勤务模式。市公安局桃源路警务站站长董鹏介绍说,为达到“135快速反应机制”,科学合理部署警力,将全站民辅警编制成4个车巡组和两个步巡组,启用夜间叠加动态巡逻的方式分赴6个巡控反映圈,遇有警情或突发事件,能够做到核心区域1分钟、重点区域3分钟、一般区域5分钟内到达现场处置,真正做到警力屯守街面、实现动中备勤,最大程度提高路面见警率、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各警务站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原则,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创新工作机制,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联系,深入了解群众需求,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努力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警民关系,为白山的社会和谐稳定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