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全面振兴 前景无限

——我市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成效凸显

来源:长白山日报 日期:2023-12-07
视力保护色:
收藏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临近年终,发展势头愈加强劲。
  投资百亿的吉林省冰雪运动中心项目得到国家林草局支持,在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亮相”吸睛;沈白高铁加快建设,“两高速一通道”陆续开工,白山机场加快前期,立体交通网络逐步形成;光伏玻璃、振东、启迪、中国人参产业示范区等一批大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是什么让全市上下发展的信心越来越足,外来客商投资的愿望越来越强,旅游、人参、新材料新能源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白山用行动给出答案——把握战略机遇期、振兴上升期,全面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
  白山既有绿水青山、又有冰天雪地,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理念,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顺势而为、借势而起、乘势而上,白山提出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得到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今年以来,一套以“绿色”为底色、以“发展”为主题、以“转型”为方向、以“高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组合拳”拳拳到位、招招有效,发展态势持续向好、质效明显提升、环境全面改善。
  经济发展开创新局面。大力开展“高质量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年完成投资169.5亿元。沈白高铁、华润三九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靖宇乡村振兴产业园、农夫山泉(临江)119万吨饮用天然水等一批大项目竣工投产,发展动能持续增强。落实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若干举措,加快推动“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扎实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累计新增减税降费2.9亿元,民营市场主体达12.7万户,同比增长6%。着力拉动消费增长,成功举办汽车展销会、啤酒消夏节等系列活动,全年投放消费券2488万元,拉动消费2.5亿元。
  绿色产业焕发新活力。加快推动高端生态转化为高端产业,打造绿色转型发展新高地。全域旅游产业破题成势,升级打造204.7公里松花江水上旅游航线及沿线旅游节点,松花江生态旅游风景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通航后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成功举办“长白山之夏”文化旅游季和“长白山之冬”冰雪旅游季,预计全年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0亿元。医药康养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前三季度,绿色食品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1.7%,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释放潜力。前三季度,硅藻土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0.8%。新能源装机占比达56.3%。
  弯道取直注入新动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完成重点改革任务105项,形成重要改革成果7项,“最多跑一次”事项覆盖率达99.4%,1243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拓宽开放通道,沈白高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白山机场选址、预可研等前期工作加速推进,白临、松长高速进驻施工,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市综合客运枢纽等重大项目高效推进,空地立体化大交通格局加速形成。
  民主法治呈现新气象。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职能,持续做好统战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绿色低碳引领新风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黑土地、青山和草原湿地保卫战,水环境质量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土壤质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预计全年优良天数比例达95%,无重污染天气,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保持良好等级。有序推进两轮中央、省级环保督察整改,成功申报吉林鸭绿江重要源流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碳排放权交易履约率100%。
  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构建高品质生活体系,完成北山公园、合兴步行街升级改造,轮滑运动公园、文体艺术中心建成使用,儿童公园、人民艺术公园加快建设,公共停车场建设与智能化改造项目有序实施,白派特征的建筑风格、城市风貌逐步形成。加大城市管网改造力度,大力开展市容秩序、露天市场规范、户外广告等专项整治行动,完成市区内老旧小区改造570栋,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累计支出各类救助资金3.38亿元。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连续44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责任编辑:张鑫
初审:    复审:    终审:
触碰右侧展开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