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核事故的应对

来源: 日期:2018-05-22
视力保护色:
收藏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核反应堆、核电站发生事故,会释放大量放射性物质,产生大量放射性灰尘,通过直接照射以及呼吸、饮食、皮肤污染等方式危害人体健康,严重时致人死亡。

  预防/预警

  1、学习核电科普知识,掌握正确的防护方法。

  2、要以政府发布的信息为准,不信谣,更不传谣。

  3、服从职能部门的统一指挥,不自行其是、盲目行动。

  应急要点

  1、在室外遭遇核事故时,迅速用湿手帕、纸巾、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减少放射性物质吸入。

  2、迅速穿戴防护器材,或利用身边的器材进行防护,如戴口罩、围毛巾、披雨衣、戴帽子,同时紧扎“三口”(袖口、领口和裤腿),将身体遮盖起来。

  3、向上风方向逃离,尽快躲进附近的人防工程或其他隐蔽地点。

  4、发生核事故时,若身处室内,应立即关闭门窗和所有通风系统,停留在密封性好的建筑物内。

  5、逃离污染区后,若衣服、皮肤被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受污染人员可采用淋浴方式去污,受污染外衣裤、鞋、帽等应脱下,用塑料袋封存,由专业人员集中处理,以防止放射性污染扩散。

  6、积极配合医疗部门进行体检,按规定及时服用稳定性碘片等预防药。

  7、事故期间,应谨慎饮食,严禁饮用、食用被污染的水和食物。要根据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指示,才能决定是否需要服用碘片,不能仅凭个人主观臆断或因恐惧而擅自服用。

  8、事故期间,要保持心态平稳,密切关注广播、电视等媒体对事故的跟踪报道,按照政府的指示行动,不盲目行事。

 




责任编辑:
初审:    复审:    终审:
触碰右侧展开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