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张志军深入靖宇县濛江乡大沙河村贫困户家中,了解村民脱贫情况 申文力摄)
4月1日,市委书记张志军到脱贫攻坚包保村靖宇县濛江乡大沙河村调研。他强调,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细化工作措施,提高工作水平,用扎实工作推动脱贫攻坚任务早日完成。
靖宇县濛江乡大沙河村地处偏远,基础薄弱,有贫困户150户、贫困人口250人,分别占总户数三分之一、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是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张志军主动包保、靠前指挥,多次深入村里,察看基础设施,掌握贫困状况,查找致贫原因,结合村屯实际,出方案、给意见、定规划,确定“一年是雏形、两年成典型、三年成示范”目标,大力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扶贫、亲情扶贫。包保单位市委办和市交运局认领任务,派出工作队,奋战脱贫一线;靖宇县及各部门积极配合,共同谋划项目带富、村屯整治等。2016年投入扶贫资金140万元,发展特色种植近200亩;投入项目补贴扶贫资金41万元,解决84户172人自主发展产业;投入资金1367万元,完成基础设施项目14项,精准施策、科学帮扶、产业助力、项目发展,一系列措施,全方位帮扶,让大沙河村民富起来、环境美起来、集体经济发展起来,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样板村”。
一年之计在于春,脱贫攻坚正当时。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张志军一直惦记着大沙河村的情况:贫困户脱贫怎么样了?今年还有啥打算?村容村貌整治的怎么样了?当日上午,张志军轻车简从,深入到大沙河村贫困户家了解情况。
贫困户王维信和老伴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生活过得紧巴,2014年他和老伴收入加一起才3850元。去年在张书记和部门帮扶下种植贝母和婆婆丁,还养了1头牛,家庭纯收入达到1.17万元。张志军来到王维信家,与老王还有和他境况差不多的困难户侯万生、张恒玉、徐福全面对面唠家常、问情况。身体怎么样,去年种植中药材收成好不好,年收入达到了多少。大家一一回答,当听到“在包保部门和靖宇县扶持下,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户均增收4898元”时,张志军十分高兴,鼓励大家树立信心、振奋精神、自力更生,争取早日脱贫摘帽,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张志军要求各级、各部门大力实施“退粮进特”,减少传统农作物供给,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生态效益型特色现代农业,为农村人口脱贫奠定坚实基础。
因病致贫、患病返贫,是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市实施医疗扶贫等措施,让脱贫攻坚有声有色。为改善大沙河村医疗条件,靖宇县卫计局投资为村卫生室购置硬件设备,医药费核销同县级新农合联网,为村民就医提供了方便。张志军实地查看村卫生室改建工作,了解村民就医情况,要求卫生室人员提高医疗水平,加大保障力度,为村民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
村路巷道实现硬覆盖,村委会、村民活动广场修缮后焕然一新,泥草房改造让多个贫困户喜迁新居,村内河流修上既实用又美观的排洪沟,每家每户装上了铁艺大门和美观围栏、村头巷尾摆上了垃圾箱……基础设施建设,让大沙河村环境大改观。张志军现场踏查村容村貌,与村民们亲切交谈,询问生活和生产情况,鼓励大家改变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建设美丽庭院。要求村组织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开展美丽家庭评比,改善生活环境,打造美丽乡村。
张志军听取靖宇县濛江乡脱贫工作汇报后指出,脱贫攻坚是中央和省委部署的艰巨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基础,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上级要求,以工作抢先不落后、标准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突出精准扶贫。盯住既定目标,落实工作责任,用绣花的功夫,做过细的工作,坚持精准脱贫方略,实现动态管理,打牢攻坚基础,完成脱贫任务。要着眼长远。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建设致富项目,变输血为造血,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坚决杜绝数字脱贫、假脱贫和被脱贫。要增加内生动力,引导贫困户转变思想观念,把扶贫与扶志结合,选树脱贫典型,引导树立主体意识,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加强监督检查。把从严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严格落实脱贫攻坚工作报告制度、责任制度、考核制度、督查巡查制度,确保贫困人口真正脱贫。要树立求真务实导向。认真实施考核,让真干假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确保取得实效,推动靖宇县脱贫工作在全省发挥引领作用、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
张志军还深入到濛江乡后双山村,调研扶贫工作。亲切看望贫困群众程显进。指导规划村部改造,协调扶贫资金投入,建设村民活动广场,营造良好文化活动环境。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费洪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靖宇县委书记毕增祥,市委办、市交运局、市发改委负责人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