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东风吹水绿参差 ——临江市办好民生实事纪实

来源:长白山日报 日期:2023-02-21
视力保护色:
收藏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多谋民之利,多解民之忧。临江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改善民生质量,集中办好兑现一批民生实事,优先保障民生支出。持续在就业、教育、守护健康、兜牢底线、住有所居、环境改善等各项民生事业上稳步推进,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在高质量发展中用心用情绘就民生温暖底色。
  搭建服务平台,就业保障更加稳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幸福生活之源,是改善民生的根本。他们坚持稳岗位、促就业并举,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213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15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51万元。
  连日来,临江市新市街道新市社区就紧紧抓住春节过后企业招聘需求旺季,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向2个网格群,25个居民群,66个楼栋群发布企业招聘信息,并在社区公告栏上张贴企业招聘信息,帮助解决失业居民实现再就业。
  临江市还整合多部门力量,围绕产业扩就业,以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带动就业,深挖医药健康、矿泉饮品、矿产新材料、边境经济、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深挖“六大产业”链条潜能扩大岗位供给。大力推广“家门口就业”新模式,帮助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做好依法维权保就业,巩固根治欠薪工作成果,构建公正公平和谐的劳动关系。
  今年,临江市将继续加大普惠贷款投放力度,预计举办线上线下就业服务各类招聘会13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00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织密保障网络,公共服务更加完善
  临江市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公共服务,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2022年承诺的11项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完成。
  做好医疗卫生服务,完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卒中中心入选吉林省卒中地图急救单位。中医馆覆盖率达93.75%,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1.7%。
  深入推进教育系统“五项工程”,第一中学和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光华中学异址新建项目顺利推进,完成第二幼儿园二期改扩建工程。投入1200万元,用于教学设备更新和校园校舍维修。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减负不减质,课后服务全覆盖。
  康养服务逐步完善。新打造1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2个养老服务站。投入372万元,对怡乐养老院和闹枝镇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进行了装修维护。
  生活品质不断提升。投入近2000万元,开展江心岛公园理石板、彩色塑胶路面铺设和植被绿化。投入130万元,完成交通标线施划。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小广场覆盖率达100%。
  帮扶救助保障有力。“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资金4952万元,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全市无返贫致贫问题发生。开展临时救助350人次,发放资金50万元。为4406名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423万元。落实退役军人优抚安置政策,发放抚恤补助金695万元。
  优化生态环境,城乡建设同步发展
  临江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全面改善环境质量,不断擦亮生态底色。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纵深推进“三城”创建,有效解决一批临时建筑、油烟污染、占道经营、楼道杂乱等群众反映突出的民生问题。城市垃圾“日产日清”,主要路段机扫率均达100%。稳步实施江滨公园、森工排水及管网建设、江心岛健康步道改造等城建项目,开展鸭绿江大街、全民健身广场、卧虎山大街、世纪大街等市政设施养护。完成自建房排查整治和27个老旧小区屋面修缮、单元门更换等改造任务。
  乡村面貌大为改观。投资1050万元,改造农村危房27户、农村厕所800户。投资650万元,完成苇沙河江滨广场建设。投资2100万元,对望江村、邱家岗村、大松树村等4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提档升级。桦树镇小营子村、西小山村被评为“省级美丽水库移民示范村”。成功申报“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县”,对5个国家级传统村实施挂牌保护。坡口村上榜第一批次“吉林省乡村振兴实践教育基地”名单。
  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序时整改,“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32项创建指标全部达标。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4个考核断面和2处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空气优良天数达99%,黑臭水体保持“零发生”。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常态化开展河道“清四乱”行动。绿水长廊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头道沟城区段堤防加固和6个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开工建设。启动菩提峰水源地保护工程,推进矿山治理修复和小水电分类整改。培育珍稀树种2500亩、封山育林1万亩,五道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任务圆满完成。与此同时,临江市还入选“2022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名单。
  在新的一年,临江市将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在医疗、养老、托幼、住房、教育等领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出一系列温暖人心的举措,用智慧和汗水与全市人民一同奋笔疾书描绘美丽的幸福画卷,引导人民群众用双手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张鑫
初审:    复审:    终审:
触碰右侧展开
触碰右侧展开